【七局名片】“搭积木”式打造郑州南部绿色生态高架长龙

发布日期:2025-03-24
【字体:打印

  一个个地标建筑,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,体现着城市的精神和情怀,将各地市鲜活的城市形象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渠道地展现在人们面前,中建七局官微“七局名片”专栏,邀您一同走进中建七局铸就的精品建筑,领略七局建筑的美,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郑州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,一起感受横亘郑州南部这条高架长龙的科技与生态之美。

  郑州市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,是郑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的,一项特大型城市立体交通项目,是全国市政道路中投资规模和工程体量最大,建设模式和施工工艺最新的项目,中建七局参建的南四环标段,总投资95.53亿元,路线全长约28.2公里,是郑州市主城区“两环三十一放射”快速路系统中,“两环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建成后标志着郑州进入“双环+井字”快速路网时代,对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、美化沿线环境、提升城市品质,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大美至简,与环境和谐共融

  项目坚持“生态、环保、和谐”的设计理念,采用高架桥穿越两侧用地较集中,相交道路距离较近区域的方案,减少对沿线用地的分割影响,满足两侧用地发展需求,树立绿色建设理念。

  桥梁墩梁最大限度采用装配式施工,实施一体化桥梁工业化技术,建设过程中,充分利用现有道路、立交、桥梁,并最大程度保障畅通,减少修建保通道路,践行“至简产生至美”的桥梁美学。

  主线桥梁线条简洁明快、棱角分明,选用34~66米之间的跨度,实现建筑美学上理想的桥下空间高跨比,路侧分幅桥梁桥墩收腰造型,与主梁的简明干练相得益彰。

  国际先进,“搭积木”式建高架

  项目主体桥梁施工,采用预制节段梁悬臂拼装施工工艺,是世界建筑行业里先进的3.0技术,也是在河南省首次大规模应用,设计标准非常高,安装精度要求十分苛刻。运用短线法,在工厂内集中工业化进行箱梁生产,运输到施工现场,按照“搭积木”式的操作,采用悬臂拼装施工工艺,利用龙门吊、履带吊、架桥机等起重设备起吊,逐块把节段梁拼装成桥,精度达到毫米级别,

  这种“搭积木”式的节段梁预制悬拼,相比传统支架法现浇梁,不仅质量好、速度快,而且节能、环保、无污染,避免现场施工造成的噪声及环境影响,也减少了对既有道路的通行影响,该技术被评价为国际先进,先后获评,河南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一等成果、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在该技术实施应用基础上,由中建七局主编的,《城市高架桥短线法预制节段梁拼装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》,于2023年11月1日在河南省实行,

  生态大道,地上造绿地下节水

  通达畅行的同时,南四环也发挥着休闲游憩、景观美学等功能,被打造成绿色生态环,在春风拂面、万物复苏的春天,驾车行驶在郑州南四环高架桥上,道路两侧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直映眼帘,仅中建七局南四环项目三工区4.67公里主线,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,种植法桐、白玉兰、银杏等苗木40种共4199株,铺设35种植被,面积达191800.5平方米。

  微地形的堆塑结合植物空间布置,高低错落、疏密有致,营造简洁、流畅的道路景观序列,将“海绵城市”设计理念融入施工,人行步道、自行车道铺设特殊的透水混凝土路面,可使地面水直接渗入地下,绿化带内还设有溢流井,可收集雨水,排入市政雨水系统,美化环境的同时,大大改善路面排水,地面道路建设时引入再生水管道,净化后的污水可接入管道,为绿化灌溉、道路浇洒等提供稳定的水源,实现废水再利用的节水效果,

  干一项工程,树一座丰碑!安装公司将持续践行“拓展幸福空间”使命,深度融入和服务城市发展,用匠心点亮更多城市之美。


公司官方微信

公司纪委微信

公司工会微信

公司抖音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信访受理方式  |  中建七局安装公司纪委监督举报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

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
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
验证码:
CA登录  CA驱动